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组委会
2025年9月15日,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工业报社零碳科技推广与应用中心联合主办的“FCE2025国际工厂绿色低碳建设大会暨汽车工厂绿色低碳建设沙龙”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以“绿色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双碳”目标下汽车制造业的绿色低碳技术路径及政策实践;汽车制造企业能源结构转型生产工艺及设备升级、产业协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汽车出口相关碳指标、碳减排要求和相应措施等话题,来自政府、协会、行业组织、领军企业等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零碳工厂建设、绿色供应链构建、碳足迹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赟在致辞中表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成时代潮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正以绿色制造为引领,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碳排放占比超过15%的重点领域,亟须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蒋赟
温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表颜小杰指出,零碳工厂与园区从技术路径到实践面临挑战。园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零碳产业园,并计划通过绿电直连模式吸引汽车零部件企业落地,以满足出口欧盟的绿电溯源需求。然而,当前中国绿证在国际认可度上仍存在挑战,需进一步探索物理直连等解决方案。
温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表 颜小杰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华东区市场总监徐志杰提到,汽车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核算标准,导致认证结果差异较大。此外,范围三排放(供应链排放)核算难度高,需推动上下游协同减碳,并构建全价值链碳中和责任体系。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华东区市场总监 徐志杰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浩分享了其参与小米汽车工厂建设的案例,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实现装机容量16.2兆瓦,年发电量1,640万度,年节省电费超300万元。他指出,光伏发电已成为工业厂房“被动收益”的重要来源,并通过第三方投资模式解决企业资金压力。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丁浩
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钟漱强调,涂装车间是汽车制造能耗最大的环节,通过循环风改造、机器人应用及绿电替代天然气,可实现节能30%以上。压铸工艺余热回收、热泵技术等创新应用也为节能降碳提供了新思路。
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钟漱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电池法案对汽车出口提出严峻挑战的现状。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华东区市场总监徐志杰指出,绿钢、绿铝等低碳材料产能有限且成本较高,需通过供应链协同与金融工具推动转型。苹果公司的案例表明,通过订单绑定、技术开放与碳清除基金等方式,可有效推动供应链深度脱碳。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兴东表示,专委会将联合头部企业梳理标杆案例,提炼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并推动整车企业与供应商组建“出海联合体”,强化产业协同效能。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杨兴东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马骁驰指出,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与绿色转型成本的双重挑战,需通过政策扶持与金融手段降低转型门槛。阳光电源、路博储能等企业提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可实现“减碳与降本”双赢。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 马骁驰
本次沙龙聚焦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会嘉宾共探前沿技术路径,分享标杆实践案例。思想的碰撞为产业变革提供了深刻洞见与可行方案,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前沿思路与实践经验。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绿色竞争中塑造新优势,抢占未来制高点。
END